平凉。
西安到兰州去,基本可以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走国道310,经天水,一条走国道312,经平凉。说起平凉,在知名度上面或许没有天水那么有名。最重要的是,它没有麦积山那样的规模巨大的石窟,所以从这一点上可以想象古代的客商们如果选择走这一条路的话,因为没有了佛祖的关照,就要独自面对旅途的艰难和危险。从这一点上来说,选择走平凉路线的,需要比另外一条路更大的勇气。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376年),著名的符坚同志意气风发的在这里灭掉了前凉,命名为“平凉”以纪念自己的伟大功勋,遂有此称呼。所以,从名字上来说,平凉记录了一个王朝的崛起,另一个王朝的败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前凉王朝的建立者是汉族人,张姓。虽然统治的时间不过半个世纪,但当时也曾经威震西北。盛时疆域包括了甘肃和宁夏的西部,甚至如今新疆的大部分地区。了不得。但奇怪的是,虽然当时它的疆域远大于符坚同志的前秦,但仍然没有抵挡住氐族人的铁骑,可以说是不堪一击。究其原因,除了生不逢时,对手过于强大之外,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在于自己内部的管理出现问题,犯了汉族内讧的老毛病,宗室皇亲们在老皇帝死后大打出手不可收拾。后来有个孩子叫张天锡的,是个愣娃,热情奔放的带领着前凉王朝奔向黑暗面,随心所欲的干坏事却没有人制止。这一点,像极了中国足球。
而平凉的命名者符坚更是个传奇人物。在他身上完美融合了一些意思相反的词,比如崛起和衰弱,辉煌和没落,英名和昏庸,冷静和冲动。他从一个狭小的内陆国四下出击,望东打到海边,声称对朝鲜负责,而当时的朝鲜王室也怀着激动万分的心情接受了这一现实。后来又往南进,碰到另外一个汉族人,姓谢。于是上演了一部绞肉大戏淝水之战。这场战役至关重要,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难以估计。如果当时符坚能够南渡成功,现在大家填表的时候,民族一栏恐怕要写氐,汉族的同学恭喜了,你们考试可以加分,还可以不遵守计划生育政策。
可历史就是这么令人欢乐。符坚失败了。原因之一就是他的队伍里出现了很多叛徒。其中有个孩子的名字叫做张天锡。是,就是他,没有重名。天锡同学有个独特的小名,叫“独活”。服了他爹了,早就料到后面这一起,所以起了这个好名字。他也的确独自活了下来,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后来官至凉州刺史,年61岁寿终后追封镇西将军,谥悼公。
平来平去,平凉还是人家的。
9月初,平凉的早上已经有些凉。
来了平凉也有若干次了,每次经过这座塔,都想知道他的名字。这次知道了,它就叫平凉塔。多么有深意的一个名字啊。
|
位于平凉市内的平凉塔 |
再一次感慨,劳动人民真的喜欢简单。于是绕了平凉塔走了一圈。还好,虽然也出现了漂亮的公园,小人工湖,以及湖边打太极拳的队伍这样所有城市都有的场面,但毕竟还有一些平凉特色的东西留了下来。比如说,女孩子的脸。你仔细看,这里的女孩子的脸都很线条,很分明,很硬气,但要是说上几句话,你就会感觉她们脸上有一层防护罩在打开,消退,露出来真诚的,不带一丝矫揉造作的笑容。这样的笑容因为不职业和发自内心,更让人难忘。
这样的笑容随处可见,令人猝不及防。在从平凉到兰州的路上,我就中了这样笑容的埋伏。车子停下来加油的时候,看到对面路边有卖梨子的。走过去问价,说是一箱子36个梨要卖40元。便砍价说:这样吧,我们也买不了多少,每个两元钱能行吗?卖梨子的女孩子下意识的说:那怎么行……然后就把笑脸打开了。背后就是她家的梨园。我们索性进去,每人从树上摘了两个,依次排队走到她面前让她检查,交钱。
车子开动,老汉就后悔了。因为这梨子,真的很好吃。后悔没有多买一些。
还是老规矩,坚持不走高速路。虽然我们不上高速,但我们仍然在享受高速开通后带来的好处:大多数的车子上了高速,留给我们一条安静的国道。
|
再次进入甘肃,甘肃人民欢迎您,甘肃路政也欢迎您 |
今天的路程需要经过两个省:甘肃省,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跑一阵子,再回到甘肃省。在翻越了六盘山之后,到达静宁。
我喜欢静宁。理由很简单,不是因为它女性化的名字。只是因为这里的烧鸡很好吃。
所以,一定要走国道。需要注意的是,出了六盘山的隧道,你需要提高警惕,顺着路直走,你会自然的被引导到高速公路上。所以不能只走,记住要选择左边那条路,一个大下坡,就看到静宁县城。你会看到路边很多的大招牌,都写着“烧鸡”两个字。
烧鸡,再来上一碗面片,再拌一枝清脆新鲜的黄瓜。静宁,让我如何不想你。
|
黄土高原的梯田景观 |
但静宁之于中国历史,除了这里是女娲的诞生地,除了这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歇脚点,近代史上这里再一次出名是因为红军。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先后翻过六盘山,在这里休整后,散落进广阔无垠的黄土高原,让国民党的机械化部队干瞪眼却无计可施的陕甘宁边区就是在这之后隆重登场了。
国道312号线从上海出发,到这里将近2000公里。行走在这条路上,看着路边记录着公里数的石碑一路走来,真是一件难以形容的奇妙之旅。石头上记录的数字会让你不停的想起那些历史上的故事。从我们的出发地西安的1600左右开始,中国历史已经走到了大明末年。
以往每次走到国道312两千公里界碑处,我们都要停下来,拍照,到旁边的村里看看。我第一次感受到黄土大地上水的珍贵也是在这里。这里的人建房子,同我们日常熟知的排水设计不同,大多把自家的院子设计的很低,目的是要下雨的雨水流到家里来。最低处挖一口井窖。平时积攒下的雨水就这样被储存起来,用来喝。
|
312国道2012公里处 |
但这一次让我吃惊的是,我没有找到那个记忆当中的村子。2000公里的那块石碑,现在被立在一座桥头。可能一:那个村子整体搬迁了;可能二:国道的距离标示被更换了。不管怎么样,找不到原来的记忆,总归是一件令人唏嘘的事情。
还好老汉的创意总是来得很快。我同司机师傅说:我们到2012去。
|
驶上高速:兰州就在前方 |
2012对面,可以看到壮观的黄土高原的景色。明显感觉到,这些年来黄土高原的颜色的变化:绿色明显多了起来。多看两眼吧,此后逐渐西去, 便看不到这样的景色了。前方,黄土高原的最后的大城市,兰州。
兰州,我又来了。
文:闵祥凯 图:二村忍/闵祥凯
|